1000万!就业成绩单亮眼、大众创业蓬勃发展
前三季度,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67万人,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以上的全年目标。最新数据显示,1至11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达到1249万人。这份2016年的“就业成绩单”堪称亮眼。9月份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自2013年6月以来首次低于5%。2016年,我国大众创业蓬勃发展。前三季度,我国平均每天新登记市场主体超过4万户,目前全国各类市场主体已超过8000万户。形象地讲,中国的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,也超过了美国、欧盟和日本市场主体的总数。前三季度,我国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.46万户。我国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“企业家王国”,他们既是市场主体,也是创造就业的主体。
6.3%!全国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
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同比实际增长6.3%,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,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.82倍,比上年同期缩小0.01倍。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,实现了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目标。中国社科院发布的《社会蓝皮书》指出,中国社会的总体收入差距2009年以来不断缩小,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从2008年的0.491下降到2015年的0.462。收入分配差距缩小,从社会阶层结构来说,意味着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。
71%!消费成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“火车头”
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1%,同比提高13.3个百分点,比同期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出约34个百分点,消费需求成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“火车头”。11月,我国消费市场呈现稳中有升态势。当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.1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8%,增速创年内新高。1—11月,全国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.7%,比前10个月提升0.4个百分点;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.5%,较前10个月扩大0.8个百分点。仅仅“双11”,全网交易额就高达1800亿元。“在投资和出口增长明显回落的情况下,消费充分发挥了对经济增长‘稳定器’和‘压舱石’的作用。”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认为,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落地,“十三五”期间消费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,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,消费结构持续改善,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将不断增强。
1.9%!进出口呈现逐季回稳向好态势
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,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.53万亿元,比去年同期下降1.9%。其中,出口10.06万亿元,下降1.6%;进口7.47万亿元,下降2.3%。前三季度,我国进出口、出口和进口值同比虽仍然下降,但从季度情况看,呈现逐季回稳向好态势。今年一季度,我国进出口、出口与进口值分别下降7.2%、6.3%和8.3%;二季度,进出口、进口值分别下降0.2%和1.3%,出口值增长0.6%;第三季度,进出口、出口和进口值分别增长1.1%、0.4%和2.1%。前三季度我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出口超过4.52万亿元,约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1/4,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出口表现好于同期总体水平。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、新闻发言人黄颂平指出,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出口增长,表明我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步伐在不断加快。
'